崖山之战十万宋军为什么要跳海自杀 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是怎么出来的
东正桑
对崖山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史客郎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崖山位于广东省崖门镇,浩荡的银洲湖水从这里出海。这也是潮汐涨落的端口。风呼呼地吹着,石头发出呜呜声,似乎在哭泣。七百四十年前,这里发生宋朝最后一次大规模对抗元军的战役,南宋十万士兵为国捐躯,在历史上留下悲壮的诗篇。
崖山之战是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战争,对此次战争的结局,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南宋数十万军队投海自尽,可谓是死的轰轰烈烈,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周总理曾说过:“崖山这个地方的历史古迹是有意义的,宋朝虽然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这不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的杰出代表吗?
这里有一个疑问,战败后的十万军队为何不退守南海或战死沙场,为什么选择跳海自尽呢?天马君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对忠义二字看得很重,大多数人都有很高的民族气节。而陆秀夫是当时的高级将领,绝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为了保持民族气节和最后的尊严,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抱着懵懂的小皇帝跳海殉国,可谓惨烈。
其次,当时蒙古的铁骑已经攻占了中原大地。在铁木真的英明领导下,屡战屡胜,几乎横扫了亚欧大陆。元军的单兵作战能力超过了宋军,在攻打最后的残军时,宋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老弱病残。再加上宋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被蒙古铁骑包围后,经过一场厮杀,败下阵来,再也没有打下去的勇气。
除此之外,海南有许多宋朝的臣民,这些人大多是流放的主战派,所以兵败后,这些官员也无颜面对曾经的不怕死的同僚们。即便去了南海,元兵依然会追杀过来,南海的百姓也会因此遭到杀害,所以他们宁愿慷慨就义,也不愿连累更多的百姓受苦。
再加上南海没有现在繁华,不是旅游胜地,而是当时的蛮荒之地,物资资源匮乏,即便宋军退守南海,也坚持不了多久,还给南海的百姓带来杀身之祸。
从历史的角度看来分析,宋朝后期官场黑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再加上军事力量薄弱。在强大的蒙古铁骑之下,毫无反抗之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崖山之战之所以会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不当,战术上出现了错误。高级长官也为错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好选择以身殉国。
战争过后,海面上漂浮着十万具尸体,场面很是惨烈。张世杰虽然准备东山再起,但是在一次风雨中不幸失足落入海中,葬身大海,也算是陪着十万义军了。
崖山之战之后,宋朝彻底灭亡,蒙古大军最终统一了中国。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次海战象征着传统意义华夏文明的灭亡,于是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但无论如何南宋最后十万大军宁死不屈,舍身迎来尊严的壮举是值得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