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 东汉末年军阀 他败亡得为何这么快?

墨雨轩

今天史客郎小编给大家带来公孙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史客郎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孙瓒曾是割据北方的最强诸侯之一,他威风的时候,日后三分天下的曹孙刘三家都还在创业途中,但公孙瓒败亡得很快,原因就是他没能团结好境内的势力,里应外合下被袁绍灭了。

公孙瓒,东汉末年军阀,他败亡得为何这么快?

公孙瓒出身豪族,家里几代人都是二千石的大官,但因为母亲只是个小妾,庶出的他不受家族重视,只能当个小吏。

虽然只是个小吏,公孙瓒却四处求学,跟刘备师事于卢植,跟傅燮学于刘宽门下,他还很讲义气,后来他在太守刘其手下任御车,在刘其犯法被发配交州时敢于违法乔装成士兵沿途护送。

出众的公孙瓒被举为孝廉,任为辽东属国长史,并在此展现出了他勇将的一面。有一回,公孙瓒带领几十个骑兵到边境巡逻,意外遭遇几百个鲜卑骑兵。公孙瓒和手下说,要不豁出命去,我们都得死在这!说完,他身先士卒,手持双刃长矛,驱马杀入敌阵,杀伤数十人,带领手下突出重围。

经过这场成名战,公孙瓒就靠着战功升官,从小小的辽东属国长史,经骑都尉、中郎将,一路升到奋武将军、蓟侯。

公孙瓒封蓟侯的时候,汉朝中央已经在董卓控制之下,公孙瓒也有一个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刘虞以仁德著称,朝廷派他到幽州的目的就是保境安民,他对少数民族也以怀柔政策为主。

一山不容二虎,公孙瓒在幽州打了这些年,空降的刘虞没那么容易压住他,公孙瓒经常搞小动作,破坏刘虞的怀柔策略,降低刘虞的威信,这样他有仗打,威信和功劳都将水涨船高。

刘虞和公孙瓒就这么面和心不和,直到刘虞的儿子刘和出场。

刘和是侍中,待在汉献帝身边,汉献帝派他偷偷出去搬救兵,但刘和半道上被袁术扣押。袁术让刘和给刘虞写信派几千骑兵过来,公孙瓒劝他别借,但刘虞不听,公孙瓒担心与袁术交恶,派堂弟公孙越率一千骑兵去帮袁术。

这几千骑兵袁术当然不是借来打董卓的,而是借来打他哥哥袁绍的,公孙越和孙坚与袁绍部将周昂交战,公孙越当了炮灰,阵亡了。

公孙瓒把账算到袁绍头上,发兵进攻袁绍,这就是界桥之战。

在还没有搞定刘虞、稳固幽州的情况下,公孙瓒又向袁绍动手,结果还战败了,公孙瓒不得不撤回蓟县。

这时候的公孙瓒面临着刘虞、袁绍和乌桓等少数民族三股势力的包围,刘虞跟少数民族关系良好,如果缓和与刘虞的关系,公孙瓒就能避免三线作战,全力与袁绍相争。

公孙瓒却始终把刘虞看做自己最大的威胁,跟刘虞关系敌对,刘虞忍无可忍,派兵攻打公孙瓒。刘虞兵力虽多,但却不是公孙瓒的对手,一战败北,全家都被活捉,不久被公孙瓒借着朝廷使者段训的到来,以朝廷名义斩杀刘虞。

这是严重的战略失误,因为刘虞在幽州还是很得人心的,公孙瓒偏偏又不善于聚揽人心,刘虞的旧部鲜于辅联合少数民族军队和袁绍攻打他的时候,公孙瓒被打得无还手之力,只得退回易县固守。

跑到易县的公孙瓒还是有翻盘机会的,但是他忽然不想打仗,想念和平了,他修高台、存粮食,成了一个铁乌龟,并解释:“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以前我觉得随随便便就能安定天下,现在发现不行,我就在这铁壳子立躲着,等我吃完这些粮食,天下大势就变了)

“高筑城,广积粮”这种策略一向被视为韬光养晦的方针,很多豪杰都做过,比如后世的朱元璋,就是当时,董卓也是这么做的,要不是吕布变生肘腋,关东联军未必奈何得了董卓。

公孙瓒,东汉末年军阀,他败亡得为何这么快?

可公孙瓒面临的情况完全不适合韬光养晦,他被人紧盯着还处于劣势,光靠消极防守有可能度过危机吗?

不得不说,公孙瓒的铁盒子修得非常牢固,袁绍打了很久都没打下来,最后还是靠着“地道战”杀了进去。城破之前,公孙瓒自知必败,先杀光了自己老婆和孩子,然后自杀了。

总的来说,公孙瓒是一个勇将,但不是一个智帅,他先是将野心极小的刘虞视若死敌,直接导致幽州的分裂,然后又因为堂弟阵亡迁怒于袁绍,再给自己树了一个强敌。

尽管树敌很多,公孙瓒败亡的原因还是内部出了问题,问题就是他没跟境内的士族豪强搞好关系。

在东汉末年,天下与其说是皇帝的,不如说是士族豪强的,大大小小的士族豪强占据着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导权,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就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就很缺乏根基,败个一两次就完了。

公孙瓒不能得到豪强支持的原因在于他本人很讨厌豪强,因为他就是豪强出身,但却因庶子身份受尽白眼,有后来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己刀口上舔血换来的,这让他对豪强很是反感。

公孙瓒对豪强属于全方位反感,管你有才没才、顺不顺从,豪强出身一律踩死,而不是曹操等人,该杀的杀,该用的用。

在公孙瓒治下,“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能够成为公孙瓒座上宾的只有贩夫走卒那类寒门人物,寒门当然也有杰出人才,可公孙瓒没能发现,他所信任的多是庸才。

公孙瓒不待见士族豪强,士族豪强就只好寻找新的合作者,比如鲜于辅,比如袁绍。公孙瓒没能走出自己成长环境的局限性,最终也只能以迅速败亡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