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那些汉朝有名的和亲公主 她们最后结局如何?
翠冬君
今天史客郎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和亲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史客郎小编一起看一看。
和亲是不同政权间的政治联姻,双方通过嫁娶公主来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西汉同匈奴的和亲就是早期的典范。汉初,天下刚刚平定,国力衰弱,士卒疲于征战,无法再同凶蛮的异族人开战。于是刘邦采用娄敬建议,以汉朝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为阏氏,双方约为兄弟,两族人民互通贸易。
而后来的汉惠帝、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及汉武帝初年都采取了和亲政策。历数西汉和亲的公主,总共有十二位,如果将王昭君算入的话,那就是十三位。接下来我们就简单选几位有名的和亲公主介绍一下。
汉武帝初年,张骞认为联合乌孙国,在战略上能切断匈奴右臂,向汉武帝建议拉拢乌孙国。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往来,很是生气,要进攻乌孙。乌孙很惶恐,就派使者献马给汉朝,并愿娶汉朝公主,两国结为联盟。在与终臣商议后,汉武帝把细君公主下嫁给乌孙国王昆莫,以和亲方式结为兄弟之盟,约定共同对付匈奴。细君气质高雅,容貌美丽,被国王封为右夫人。在匈奴的压力下,乌孙国王又娶了一位匈奴公主,封为左夫人。细君难以适应塞外生活,只能将满腔愁绪化为悲歌。这期间细君公主还发明了琵琶这种乐器。后来因体弱多病,不幸郁郁而终。
而解忧公主,她历经四朝,三次嫁人,等到七十才得以归国。岑陬在细君死后,再次向大汉求婚,解忧被汉武帝选为和亲公主。岑陬去世后,儿子泥靡还小,由其弟翁归靡继承王位。翁归靡是个大胖子,被称为“肥王”。按照习俗,解忧公主嫁给了肥王。
解忧跟肥王性情相投,互相恩爱,并生下了三位王子(元贵靡,万年,大乐)。肥王对解忧言听计从,不仅两人如胶如漆,大汉和乌孙国关系也更加密切。值得一提的是,陪解忧远嫁的婢女冯嫽,才貌双全,还会西域语言,解忧将她嫁给了乌孙右将军。这两个女人互相团结,对乌孙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汉昭帝末年,乌孙受到匈奴攻击,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却适逢昭帝驾崩,所以汉廷没有派遣援兵。汉宣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发兵十五万骑,兵分五路进军匈奴,匈奴向西溃逃后,被乌孙军队拦截击溃,取得大胜,从此边疆得到了长时间的安宁。肥王病逝后,泥靡继承了王位。依照习俗,解忧嫁给了泥靡。解忧在长子和幼子相继病逝后,处境艰难,已经在西域生活50多年的解忧要求回国。在汉宣帝准许下,年逾70的解忧终于回到了祖国。
在这些和亲公主中,最美丽,名声最大的当属“四大美女”之一,“落雁”王昭君。她的命运也很凄惨,呼韩邪单于与她结婚两年就病逝了。王昭君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又是按照习俗,王昭君的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雕陶莫皋单于。跟细君一样,王昭君也不愿意再嫁,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复株累单于病逝后,按照习俗王昭君还得再嫁孙子辈的单于。昭君不从,独自寡居,不到33岁,就郁郁而终。
关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和亲问题,历来褒贬不一。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显而易见,司马光是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对西汉的和亲政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实际上,西汉对于匈奴的和亲的态度上,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汉初是西汉王朝向匈奴求和亲,以汉宗室女奉献匈奴单于,意在以暂时的屈辱,换取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是一种被动的、迫不得已的措施。但是汉武帝以后的和亲已与汉初的根本不同了。此时是匈奴十分弱小,慑于汉王朝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情况下,主动向汉王朝臣服和求婚的。
汉王朝也不是以庄重的对等婚姻形式嫁公主于匈奴单于,而是以高傲的姿态赐宫女于匈奴单于。其目的则是要在其恩威的情况下,使匈奴永远臣服于汉朝。所以说,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基本上可以说是处理敌对国家间的一种政策。不过不管是以何种姿态对待,两国边陲和平,人民安居乐业都是可见的良好结果。
不得不说,这一政策相对缓和了军事冲突,有利于汉朝休养生息,促进了汉初经济的发展,加强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民族间的和解和交流。在文化方面,和亲的影响是双向的,和亲公主带去的不仅是丰厚的财物,还有中原的文化影响,也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族效仿中原的制度,传播中原的文化,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中来。对北方少数民族来说,凡主动要求和亲者,通常都是对中原王朝的一种向往和钦慕,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趋同,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体现,而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就在公主和亲中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