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百姓到底有多好 只可惜苦了当时的官员
富贵酱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百姓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史客郎小编一起欣赏。
都说朱元璋时期的官员是最不容易的,但凡事有利有弊,官员在朱元璋手下当差不容易,但百姓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就受益良多。因此我们不能从朱元璋晚年屠杀功臣这一点,就判定他是位暴君。
朱元璋的“暴”,只针对于贪官污吏,以及他认为迟早会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其实朱元璋出身低微,小时候当过放牛娃,长大后出过家,在最困难的时候,皇觉寺派他出去化缘,等于过上和尚与乞丐两种生活。
所以对朱元璋来说,他完全能够明白,什么叫做民间疾苦。他称帝后,就一心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也是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的原因。于是他先后发布了《祖训录》、《臣戒录》、《大明律》等等,都是为了制约官员,希望他们能够奉公守法,多为百姓谋福祉。
然而不管朱元璋怎么做,贪官污吏还是不断出现,这让他十分头疼。最终他意识到,光靠劝诫是行不通的,要想真正纠正官员的陋习,还要靠百姓监督。于是朱元璋给了百姓一项权利,就是“民拿害民官吏”。
怎么个民拿害民官吏呢?据《御制大诰》记载:“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役之吏、在闲之吏、城市乡村老奸巨猾顽民专一起灭词讼,教唆陷人,通同官吏害及州里之间者,许城市乡村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会议城市乡村,将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起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
说白了,就是今后再遇到欺压百姓的官员,那么大家可以召集乡村贤良,或者豪杰之士一起商议,可以直接将其捆起来押到京城治罪。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监察官员的部门,商周时期就有了“监查制”。到了唐朝,百姓可以状告官员,但避免不了官官相护的情况发生。到了朱元璋这里,百姓的权利就更大了,可以直接押解官员进京问罪。
此规定一出,立马就赢得众人称赞,不久便有一位官员,被百姓押解进京。朱元璋可不是说说而已,当官员被押到京城,朱元璋立马下令彻查他。最后查实真相后,朱元璋怒斥道:“见州县长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罪之不恕!”
这位见州县长,是“民拿害民官吏”制度实行后,第一位得到制裁的官员。朱元璋决心要将这一制度实行下去,可想而知,这位见州县长的下场有多惨了。
不过时间一长,朱元璋还是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官官相护。百姓要押解官员进京,途中就会遇到很多官员刁难,他们虽无权让百姓放人,但可以让百姓花费大量金钱,才允许他们过关。
朱元璋知道后十分震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对制度又进行了整改,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调动百姓积极性,不让他们对制度失望;其二保证百姓进京一路畅通无阻。
调动积极性,主要就是对主动押解犯错官吏的百姓奖赏。就好比当时常熟县官吏顾瑛,长期欺压百姓。常熟县百姓商议后,决定将其押解进京,于是选出十余人为代表负责押送。当朱元璋核实后,便对这些人进行了奖赏,还免去他们三年徭役。不仅如此,还报销他们进京一路上的开销。这样一来,百姓就更加积极了。
至于畅通无阻,主要就是对途中官员施压。比如洪武十九年,嘉定县县官杨凤春谋财害命,百姓押解他进京的途中,就遭到淳化镇当地巡检何添观的刁难。队伍迟迟无法前进,百姓只好派代表进京告状。
原来,杨凤春一早就贿赂了何添观,就是希望他拦住百姓。朱元璋知道后,直接下令砍了何添观的双腿,更是将杨凤春诛三族。为了防止今后再有这类事发生,他便下令:“敢有邀截阻挡者,枭令!”
从此以后,再没有官员敢中途阻拦百姓进京,加上朱元璋又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所以越来越多的贪官污吏,被押解进京治罪。朱元璋给百姓的这项权利,赢得众人拍手叫好,然而后世君王却不敢效仿,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官员凌驾于百姓之上,已经是常态了。突然让百姓拥有押解官吏的权利,这在当时属于一种超前的行为,因此后世君王根本不敢效仿。所以朱元璋去世后,朝廷就以“小民多越诉京师,及按其事往往不实,乃严越诉之禁”为由,将这条规定给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