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除夕有哪些习俗 古代除夕习俗盘点
绮山
导读:除夕是中国传统的大节日,和春节一样是个承载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的节日。中国人过除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万水千山只为了一顿团圆饭。那么,古代的除夕有哪些呢?古时候的除夕怎么过?快点随史客郎小编一起盘点下古代除夕习俗吧。
古代的除夕有哪些习俗 古代除夕习俗盘点
1、驱傩
驱傩在宋代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盛行于宫中的主要为大傩仪。据宋代人解释,大傩,意在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这天,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晶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而对比其他史料记载,南宋时期的临安驱傩仪式也大体如此。
2、送节物
史料记载,除夕这天宋代皇帝有赐文武大臣钟馗像的风俗。如北宋神宗时期,宋神宗就命画工摹拓钟馗像,然后雕版印刷精装后,将成品赐给中书省和枢密院中的官员。除夕之夜,神宗又派入内供奉官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而在民间,当时的人们也送门神、钟馗等节物之礼俗,如宋代史料笔记《鸡肋编》记载,除夕日送节物,必以大竹两竿随之。
9、焚苍术
苍术是一种中药,宋人认为它有消燥湿,健脾胃的功效。因此,在宋代,每当除夕之夜,大部分百姓总是要焚烧苍术等药材,以此希望能辟瘟祛湿,祈求健康。如周密《武林旧事》载:至(除夕)夜如饮屠苏、百事吉、胶牙饧,烧术卖懵等事,率多东都(借指北宋)之遗风焉。可见,这种焚苍术的做法在北宋、南宋均有传承。
小结:除夕在宋代又称作岁除、除夜、除日等,和现今一样,为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宋人有所谓月穷岁尽之说,故除夕夜的活动极为隆重。上面所说的活动如今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如果今年可以不妨回家吃个团圆饭也是不错的。
以上是史客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古代的除夕有哪些习俗 古代除夕习俗盘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