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的典故 历史上最早雪中送炭的人是谁?
总是嘲笑
人们经常用“雪中送炭”来形容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他人给予的最急需的帮助。那么,这个典故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是谁最先“雪中送炭”的呢?
“雪中送炭”的由来,和中国中古时期气候的变化有密切联系。根据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辽宋金王朝更迭的三百余年间,我国的气候经历了一个由温暖向寒冷、再向温暖的变化过程。而北宋时期正是气候向寒冷转变的时期。故而,虽然北宋都城开封在黄河之南,但到了冬天,仍多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一般贫苦百姓之家难免忍饥受冻。如乾德二年十二月,京师下大雪,宋太祖“设毡帷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还觉得很冷。宋太宗淳化五年十一月,有天气“大寒”的记载。至和元年正月,“京师大寒,民多冻馁死者”。宋真宗咸平六年十一月,因为天气“苦寒”,真宗下令“诸路休役兵”。
在寒冷的冬天,皇帝往往赏赐一些物品来帮助百姓御寒,从而出现了“雪中送炭”这样的幸事。据《宋史》载,宋太宗淳化四年,为表现京城祥和气氛和自己的仁君形象,故而在二月壬戌,太宗“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碰巧这天雨雪交加,天气非常冷,因此,宋太宗立即宣布,派遣“中使”再赐京城“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孤寡老人有了米炭,就等于有了生活的希望。于是从宋太宗开始,“雪中送炭”的故事就流传开来。而为了宣扬德政,宋朝历代君主中这样的举动并不少见,真宗、哲宗等朝都曾有过。冬季救寒更为迫切的是能够买到低价的柴炭。为此,宋廷常将官府的柴炭减价出卖,以惠贫民,“遇炭贵减价货之,即京师炭价常贱矣”。而“雪中送炭”也成为宋人对朋友过冬最好的馈赠,如范成大曾作《雪中送炭与龚养正》(注:其中有诗句“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借助“送乌薪”来表达对朋友的问候。高登也曾因“雪寒官冷家乏薪炭”而作文向朋友求救:“雪中送炭从来事,况尔羁躬觅蠧椽。”
宋代是如何救助老幼孤贫等弱势群体的?
老幼孤贫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渴望“雪中送炭”。那么,处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最高峰的宋代是如何救助这些弱势群体的呢?
为了保证统治的稳定,宋朝政府针对老幼孤贫等弱势群体,设立了一系列救助机构,比如福田院、居养院等。福田院始建于北宋初年,以养京师“老疾孤穷丐者”,后来规模扩大,能够“日廪三百人”。而宋哲宗颁布“居养法”后,地方上也建立类似的机构,称为居养院,它也是专门“惠养鳏寡孤独”的济贫机构。养济院是南宋绍兴元年创立的,此后逐渐普及到各地,这些机构一般收养“老疾孤寡,贫乏不能自存及丐者等人”,每人每日支米1升、钱10文。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专门养病的机构,如安济坊,这是宋徽宗初年设置的,并规定各地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平民均有责任将其送入安济坊收治。南宋时期有类似的养病机构,如安乐庐、安乐寮等。这些机构的创立,避免了贫病之人疾病传染,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健康。而当孤老贫弱人员死亡后,宋朝还在各地设立了漏泽园即公共墓地,用以安葬他们,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宋末。
宋代地方上士大夫、富民也自发行动起来,救助老幼孤贫等弱势群体。如义乌县徐文献,为地方右族。邻里有患病之人,则给药以济;负债不能偿者,则免其欠负;天气严寒,则为孤独贫困者提供饮食。一些士大夫还助婚济丧,帮助弱势人员。如北宋名臣赵抃,一生多有善行,在官时,为人嫁孤女二十余人,施棺给薪不知其数。
而宋朝的佛、道寺观也积极参与救助弱势群体,在各种救济机构中,僧人往往是主要服务人员。如苏轼所创杭州安乐坊,即由僧人主持。各地所创居养院、安济坊、养济院等机构,大多有僧人参与具体服务。他们粥饭施舍也很普遍,如乾道元年,浙西灾伤,临安寺院设十二处粥场施粥。
宋代对于老幼孤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成就远过前代。从政府到民间士大夫、富民、僧道,形成了多层次的救助体系。在救济手段上,通过机构建设和立法,社会救济事业被纳入到制度化轨道。从生、老、病、死各方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民间救助也更为活跃。这一社会救济体系自宋朝确立以后,元明清三代都沿袭其主要部分,开创了中国近世社会救助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