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是如何灭亡的?揭秘都铎王朝的灭亡原因
几经风月
在欧洲大陆的众多国家中,英法之间因百年战争(1337-1453年)刚刚以英国的失败而告终,两者的世仇状态还没有结束;德国国内政治上四分五裂,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趋下降;只有西班牙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建立了强大的王权,1492年西班牙收复阿拉伯人控制的格兰纳达,西班牙的统一进程最终完成,成为大陆上的一大强国。亨利七世的目光首先转向西班牙。早在1489年,亨利七世就计划亚瑟与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白拉的女儿阿拉冈的凯瑟琳订婚。1501年完婚,但1502年3月16岁的亚瑟死于肺结核。为保住与西班牙的联盟,亨利王子在接替了太子位的同时,按照亨利七世的旨意,也接了与西班牙的凯瑟琳的这门亲事。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亨利王子登基,是为亨利八世。登基6个月后,亨利八世与凯瑟琳在格林威治结婚。
作为一场政治联姻,国内政局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都对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这场婚姻到1527年,凯瑟琳虽然先后生了5个孩子,但只有玛丽公主(生于1516年)活了下来,此时凯瑟琳已年逾40,不可能再生育了。为了确保都铎王朝的王位,亨利需要男性继承人。这场婚姻的危机产生了。其次,亨利的婚姻是奠定在英国与西班牙政治联盟的基础上的,这一政治联盟失去了意义,这场婚姻便没了约束力。这场婚姻之初确实给英国带来了荣耀和富强。1513年,亨利八世以保护教皇为名,联合西班牙对法国开战,“踢马刺之战”使法国人在须臾之间仓遑败北。法国的盟友苏格兰的军队也在英国北部的夫罗登被打败。这大大激发了亨利八世左右欧洲政局的野心。1518年,亨利八世主持了调解欧洲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伦敦会议,签订了标榜维护和平的《伦敦条约》;1521年,亨利八世主持调解法国与西班牙战争的加来会议。之后,亨利八世又曾两次推荐其国务大臣沃尔西为罗马教皇,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足见其野心之大了。无奈时势变化太快。1519年西班牙的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号称查理五世,成为大半个西欧的主人,可英国的对外政策仍试图联合西班牙征服法国。从1522年起,亨利连年派兵入侵法国并向查理五世提供军费开支以求支援。事与愿违,亨利八世一无所获,反让查理五世掌握了处理欧洲事务的主动权。查理五世在意大利战争中大败法军,把教皇也控制在了手中,英国完全被搁置于一边。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危机更进一步加剧了,最终导致1527年“离婚案”的正式提出,并引发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亨利在与凯瑟琳的离异过程中,便已四处搜寻如意的新皇后了。曾经在法国宫廷学习过的安妮·博琳最先中选。这场婚姻的结果便是伊丽莎白的诞生。这对一心想要一个男性继承人的亨利八世来说,可谓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久便离开了安妮。很快,亨利在约翰·西摩爵士家中,与爵士颇有姿色的女儿简.西摩相遇,一见钟情。1537年10月12日,简在汉普顿宫生下一男孩后几天便去世了。她所生男孩就是后来登上王位的爱德华六世。
亨利八世的第四次婚姻又是一次政治联姻。为了寻求德国新教诸侯的支持以对付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联合入侵,亨利与德国克利夫斯公爵的妹妹安妮订婚。结果,因为安妮不能讲英语,既无所长,又其丑无比,很快便离掉了。后来亨利又有过两次婚姻。
亨利八世的6次婚姻所生子女爱德华、玛丽、伊丽莎白,在其去世时被依次指定为王位继承人。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年方9岁的爱德华继位,是为爱德华六世。爱德华体弱多病,1553年便去世了。王位被具有坚定的天主教信仰的玛丽继取。
1527年之后,亨利八世另寻新欢,玛丽同凯瑟琳一起失去了宠幸。凯瑟琳的离婚和英格兰与罗马的决裂,更给她带来了悲剧和灾难。议会宣布她为私生女,迫使她放弃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在敌视和异样的目光中长大的玛丽,固执且意志坚强,认为妥协就是示弱。所以,玛丽一直缅怀自己的母亲,不可避免地在所谓“国王的头等大事”中站在她的母亲一边。1553年,玛丽登上王位。出于个人私怨,她全力拥戴罗马教会和其母后所属的西班牙王室。不仅废除了爱德华六世的改革法案,使英国重归罗马教会,而且不顾多方反对坚持与英国在对外经济与政治竞争中最主要的对手西班牙的王太子腓力二世结婚。
玛丽即位后,其择偶问题成为英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议会下院主张她同约克王族的后裔德文伯爵爱德华·考特尼结婚。玛丽坚决予以回绝。她一向同西班牙大使过从甚密,私下征求大使的意见时,大使西蒙·雷纳提出了8位候选人,玛丽很快便选中了此时正好鳏居的西班牙王太子腓力二世。腓力二世也与玛丽一样有着正统的天主教信仰。1553年11月双方便签订了婚约。消息一传出,全国为之震惊,托马斯·怀亚特爵士策划以武力阻止这门婚事,爱德华·考特尼在西部组织了反对玛丽的阴谋集团,议会下院也派代表谒见玛丽,求她不要违背民意,玛丽皆不为所动,仍一意孤行。1554年初,玛丽镇压了各地的叛乱,夏天便迎接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来英国完婚。腓力被称为国王,在玛丽王后在世期间二人共同执政。
这场婚姻,带来了两大不良后果,首先是使英国卷入了得不偿失的对外战争。玛丽同腓力结婚是为了保证英国信奉天主教,而腓力则是为了确保英格兰支持他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腓力成了西班牙国王。接着他便把玛丽拖进了与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战争。结果英国丢失了在大陆上仅存的加来一地。这成了英国的国耻,玛丽女王遭到一片责骂。因为加来除了作为羊毛贸易中心而具有商业价值之外,还是黑太子和亨利四世进行的光荣的法国战役的象征。至此她明白了,与腓力结婚不仅没有抬高英国的地位,反而把英国的威信降到最低点。
其次,在婚后不久,玛丽便有被遗弃的感觉。因为在腓力看来,除了西班牙外,他还掌握着尼德兰、米兰和那不勒斯及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英格兰算得了什么,仅是其外交政策中的一个小筹码而已。不料,英国议会竟拒绝为他加冕称“英格兰国王”。腓力对毫无结果的政治计划是不太关心的,也有些失望,之后不久便经尼德兰返回西班牙。从此玛丽再也没见过他一面。对此玛丽有其自身的理解,认为不美满的婚姻是由于神的报复,是对异教徒仍在英国活动的一种惩罚。由此展开了迫害新教徒的运动。格洛斯特主教、克莱默大主教、里德利主教和拉蒂摩尔主教相继被活活烧死在火刑柱上。很多不愿放弃新教信仰的教士和平民纷纷逃亡日内瓦或苏黎世。复辟天主教的气焰嚣张一时。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与安妮·博琳所生。爱德华在位时,她面临可怕的怀疑;玛丽在位时,她曾被关进伦敦塔。25岁登基时,国内有着尖锐的宗教矛盾,国外有着纷繁复杂的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其婚姻问题始终受着这些政治因素的左右。
亨利八世去世,爱德华体弱多病,信奉新教的人们由于惧怕天主教的复辟,都把目光投向了伊丽莎白,爱德华六世的舅父,海军大臣托马斯·西摩娶了亨利八世的寡妻凯塞琳·帕尔后,便向与凯瑟琳·帕尔同住的伊丽莎白求爱,以图有朝一日由此登上王位。只是他反对其兄摄政王爱德华·西摩的阴谋败露被杀后,此事才算结束。
玛丽女王时期,人们曾怀疑伊丽莎白与怀亚特有牵连,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而没有被定罪。玛丽女王还是将其放逐到哈特菲尔德。由于玛丽女王的身体日显不支,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伊丽莎白的婚姻问题成为焦点。向她求婚者纷至沓来,其中有哈布斯堡王子萨伏伊公爵,瑞典的王子。伊丽莎白皆以“没有结婚的打算”而予以回绝。这是明智的,她在婚姻上的任何一项选择都有可能招致玛丽的不满,都会有杀身之祸。
1558年11月,伊丽莎白登基,其婚姻问题更加棘手,“假如她同英国人结婚,她的权威可能会削弱,求婚者之间也会与其互相残杀。”而“同欧洲的某个国王结婚将会使她卷入这个国家的欧洲政策,也会使她被丈夫的敌人所仇视。”[1](P535)所以,尽管有国内外众多的求婚者,有议会上下两院的恳求,伊丽莎白最终没有为自己寻找一个终生伴侣。这决不是伊丽莎白本人的意愿,而是作为一个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国王所应做出的选择。这既使英国“人民免于承担联姻带来的义务”,同时又“利用未婚这个条件吸引求婚者,分化反对她的欧洲联盟”[1](P535-536)。
从亨利七世到伊丽莎白一世,英国都铎王朝的历代国王的婚姻无不与政治有关,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民族国家的观念对王室婚姻的影响是越来越深刻了。伊丽莎白女王的婚姻之所以久拖不决,民族国家的利益已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国王不能舍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而专视其家族利益为要了,这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在婚姻有可能给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带来危害时,伊丽莎白最终选择了独身。
终身不嫁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驾崩,标志著都铎王室绝嗣。而当时在位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的曾祖母,正是亨利八世的长姊马格丽特·都铎公主。因此詹姆斯根据和伊丽莎白生前的秘密约定,入继英格兰王位。英苏两国组成共主邦联,结束两国持续近六百年的战争,英伦三岛进入斯图亚特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