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的主谋到底是谁 这次兵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灿灿氏
对马嵬驿兵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史客郎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诛杀杨国忠父子,促使太子李亨提前即位。此次兵变,太子李亨被普遍认为是主谋,杨贵妃作为杨国忠的堂妹,其实对安史之乱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杨贵妃被缢杀,死的不冤。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十万,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这就是导致唐王朝由胜转衰的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在天宝十五年(756年)攻破长安门户潼关,长安城已是危在旦夕,惊慌失措的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姊妹、杨国忠父子、后妃皇子皇孙及心腹宦官高力士、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约3000禁军将士仓皇逃出长安,准备前往西蜀成都避难,马嵬驿兵变,正是发生在这一次逃难期间。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年轻时候放浪形骸,嗜酒好赌,亲族都看不起他,如果不是从妹杨玉环和几个姐姐得到玄宗的宠爱,估计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做不了大官。靠着冠宠六宫的从妹杨玉环的这一层关系,杨国忠得以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可谓是权倾朝野,阿谀逢迎者不计其数。杨国忠任相期间,专权误国,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朝纲因此败坏,他与另一大奸相李林甫朋比为奸,两人联合起来陷害太子李亨,这也直接导致杨国忠与太子的矛盾愈来愈深。
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同样祸出杨国忠,杨国忠对这个身材矮胖,面貌丑陋的胡人安禄山(中亚粟特人)向来看不起,而安禄山同样根本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杨国忠为了除掉安禄山经常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两人明争暗斗,危机一触即发。到最后,矛盾到了一发不可调和的时候,安禄山与史思明两名胡将直接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杨国忠数敌太多,且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他数次陷害太子李亨,太子又岂能饶他。因此当玄宗等人行至马嵬驿的时候,首先挑动禁军哗变的就是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他直接越过玄宗,让东宫宦官李辅国前去转告太子李亨,还没等李亨点头,将士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杀死了杨国忠父子,连着杨贵妃的两个姐姐秦国夫人、韩国夫人、杨国忠的心腹御史大夫魏方进一并被杀。安史之乱祸自杨国忠,杀他是为国除害,可为什么又要逼死杨贵妃?
当禁军将士围在驿馆前的时候,陈玄礼对玄宗说了一句话:“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意思是说国忠既然以谋反事被诛,贵妃作为国忠之妹就不宜在侍奉圣上,国忠有罪,贵妃要“连坐”,国忠之乱,实出自杨贵妃,因为杨国忠的一切权势都是依靠他这个贵妃妹妹得来的。而玄宗并不相信贵妃与杨国忠之祸有联系,竭力为她开脱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在此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候,高力士站出来说了一句很有说服力的话:“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视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这句话的意思比陈玄礼说的更直接,或许贵妃无罪,但贵妃与杨国忠毕竟是兄妹关系,留在圣上身边,难保将来会反手为他报仇,如今将士们拼死保护圣驾西移,不杀贵妃将士们就难以再尽忠君之事。
如此,玄宗才不得不忍痛割爱,挥泪让高力士带着杨贵妃到佛堂,一条白绫缢死了她。
那么杨贵妃真的是对安史之乱不用负任何责任吗?当然不是,安史之乱杨贵妃责任大的很,因此正是杨贵妃在玄宗面前极力保举安禄山,才使得他能够身兼范阳、河东、卢龙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所提之钱粮兵等要求,几乎都是在杨贵妃居中游说才一一批准,杨国忠极力排斥安禄山,杨贵妃却在背后费尽心机保护安禄山,这兄妹的行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马嵬驿之变从表面来看,其主要目的就是除掉杨国忠父子,这起兵变最大的主谋普遍认为不是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而是早就跟杨国忠积怨很深又急于继位的皇太子李亨。而杨贵妃同样死的并不冤,安史之乱的祸源,其实就是杨国忠、杨玉环这一对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