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

海燕氏

大家好,这里是史客郎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赶考的书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科举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比如我们都熟知的范进中举的故事,他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读书,家里人都非常高兴,每日不用他做任何事,只要专心读书就好,后来他中了个“相公”,在古代,除了妻子对丈夫的称呼,相公也是秀才的意思。

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

一次喝酒,胡屠户对范进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2,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胡屠夫是个粗人,一辈子就以杀猪为生,但想不到的是,自己居然找到了个读书人女婿,这能让他不高兴吗?

后来,范进多次考取功名,都名落孙山,这也引起遭来了家人的不满,胡屠夫更是恶语相向:“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原来范进已经一把年纪,但他仍然坚持考取科举,希望为自己某地一个功名,好改善生活。

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

再后来,范进只好瞒着家人去考试,不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高中,但是因为太激动,或者是这么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范进在中举后居然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科举不仅重要,而且制度还非常森严,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刘邦下令让各级官员举贤纳士,而这些人都是要有一技之长的,在通过上报后,还有一场考试,只有通过了考试才能入朝为官,按照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

公元187年,魏文帝曹丕登基后,又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整编与改革,他下令科举分为九品中正制,也就是由指定的官员,按照那些寒门学子的出身和品德来进行考核,不再是汉高祖时期的各地官员都可举荐与考核,于是就造成了魏晋时期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大部分当大官的都是出生名门的关系户,而那些真正的寒门学子却被打压和埋没。

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

唐朝时期,朝廷对人才的选拔更加重视了,最初还是沿用的“明经”,即《老子》等十多部儒家经典,公元702年,武则天推行武举,与文举一样,先由乡县考试获得秀才,然后再由兵部考核骑射,摔跤等项目,在古代来说,科举考试不仅仅是一个考试,而是要通过层层选拔才能脱颖而出的,所以也难倒了一大片学子。

公元737年,唐玄宗下令在现有的明经考试中加入时务策,就是由主考官就当下局势提出问题,然后再由考生书面作答,但是考生录取后的排名却和前朝并不一样,除了第一名叫状元,其他都被称为是登科,或者及第。但是要说科举考试最鼎盛时期,还是洪武十五年开始,之后清朝就一直沿用明朝制度开办科举。

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

首先是必须通过地方级的县与府两次考试,这类考试被称为童生,录取后则被称为秀才,这两门考试虽然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难的,就好比范进,考了几十年的功名,最后仍只是过了个府试。在高级一点的就是会试和殿试了,这是国家规定的,每年二月初九,在京师举行的第四场考试,所以这个时候,大部分学子们都要收拾包袱,上京赶考了,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这些学子们带着“全部家当”赶考,却没有土匪打劫呢?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被土匪欺辱,但因为势单力薄,他们根本就不敢反抗,那么事实上真是这样吗?其实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那些土匪们根本不敢打劫那些上京赶考的书生,因为能进到这一门考试的学子,基本上都是已经有了功名的,就拿范进来说,中了个地方考试的举人,他都能当一个小小县令,那么这一批参加会试的考生又能当多大的官呢?

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

根据清顺治时期的“训士规条”记载:官员以礼相待,生员见官不必下跪,生员犯法地方官须先报学官才能处理,不得像对一般百姓一样施用刑具,由此可见,古时候,有功名在身的考生,连官员都要礼让三分,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将来的官职就比你大,古代重视人才培养,所以对这些学子们也及其看重。

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

另外在考生进京赶考时官府都会给以他们一面旗子作为过路的凭证,而一旦靠在在谁的地界出了事,朝廷是会严查的,所以就冲这一点,也没人敢动这些考生,而对于那些土匪们来说,第一也是出于对他们的尊重,第二则是害怕被报复,毕竟都说“民不与官斗”,官也是百姓们的父母官,专门惩治恶人的,如果哪一天犯到他们手里了,还希望能放自己一马,所以他们不仅不会打劫,反而还会护送考生进京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