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瑾夏年华

对古代商人和地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史客郎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商人”这一行业在古代的地位不高,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大特征了。

从商鞅变法的时期开始,“重农抑商”就一直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些人在很多方面都威胁到了统治的稳定。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从经济发展上来说,商人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里,种植业是社会财富增加的主要渠道。国力增长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治下人口进行更高效的生产活动。

农业是直接创造价值的行业。

而商人则不同,他们更大的作用是让生产出来的物品进行流通,本身不创造价值,但能让物品更好地实现价值。

他们的经济来源就在于将不同事物送给不同需求的主体,以此来赚取更多的收入。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比如,齐国能从朝鲜半岛进口“文皮”,也就是虎豹之皮,在当时中原非常流行。这些商人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将收购到的文皮销售给其他地区。

虽然从大的范围来看,齐国确实因为商业而繁荣,但从其国内来说,这种繁荣有一定的虚假成分。

要知道,农业生产而来的食物等物资在当时是属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粮草的多寡往往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而这些物资都不是用钱就可以随意买到的。那么齐国虽然因为经商而富有,但也会因为经商而耽误国力积蓄。

春秋战国时期如此,后来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商人这一职业的存在,虽然是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绝对不能过多,必须要对他们进行限制。

否则的话,一旦不生产价值的商人多了起来,相对来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就会减少,社会财富的积累就会减缓甚至停止、倒退。

这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社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自然要加以抵制。

从社会管理上来讲,商人不利于治下人口的管制

在古代,商品的流通讲究的是“互通有无”,将一个地区过剩的物资输送到另一个稀缺之地,以此来赚取高额利润,所以商人都是比较富有的。

但是,这也就决定了商人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这些人居无定所,虽然有籍贯,可以探查其来历,但常年在外,即使是国家层面想要找这个人也非常困难。

而古代进行“税收”、“徭役”等事项时,这一部分人就显得尤为不好管理。

除此之外,古代的商业运作模式并不像今天这样成熟,商人带着物资进行流通,很容易造成源产地与销售地都出现不良影响的现象。

比如,源产地物价正常的阶段里,其他地区突然紧缺物资,商人大肆采购之后运送至该地区售卖,虽然缓解了紧缺现象,但对于源产地来说,很容易造成物价激增,这对于该地的治理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

而外来物资的涌入只是暂时的,经常会导致本地物资销售出现问题,价格下跌,让本地生产者利益受损,甚至破产,对于该地的治理来说也是很大的问题。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再有,商业行为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往往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除却销售所带来的物资之外,还要对当地商品进行采购,这个度不好把控不说,这些外来人口的管理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商人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商人的“流动”自然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对以稳定为追求的小农社会来说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首先来说,商人积累财富的速度是要大于农业生产的,这才会使得一些人不惜冒着风险和辛苦也要长途跋涉地经商。

他们的生活条件要比普通人都要好,这就会给更多的追求财富者树立不良的榜样。

当更多的人以“商人”为模范,开始放弃农业进行经商的时候,土地荒芜、人口流失就是必然的结果。

这动摇了农业社会的统治根基。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而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商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一致。

商人虽然能使得产品更好地实现其价值,但这其实是一个与国争利的过程。

商人虽然也要为国家上缴各种费用,但相对于其财富的积累来说是极少的。他们只是将数量固定的社会财富进行搬运而已,并不能使得社会财富增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蛋糕的大小不便,分配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大的蛋糕进入到了一小部分人手中,激化了社会贫富差距。

这在古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往往当财富集聚到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就意味着更多人的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到了无法生存的时候就会出现动乱。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每逢动乱的时代,这些手握大量财富的人对国家来说就非常危险。所以很多朝代都会搞得一些大商家破人亡,这是防患于未然。

商人“逐利”的本质和“流动”的特性决定了,这些人的信息搜集能力都极为出众,这是“间谍”工作最需要的。

所以,像春秋战国阶段里,很多“商人”其实是受国家扶持的“间谍”,也是各国消息打探的重要来源。

所以,商人不像农业生产者,他们的利益和国家不是绑定在一起的。农业生产赖以存活的基础是国家稳定,而商人并没有这样的制约。

这也就决定了“商人”这一社会阶层不可能得到农业社会的统治者完全的信任,他们只能是被利用的群体。

古代商人最后为什么大多数都转行做地主 除了稳定生活外还有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商人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都要开始购买土地,从商人转行到地主。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之外,还有自保的成分。

实在是因为,在古代“商人”这一职业是没有前途的,并且还伴随着“被清洗”的高风险。

曹丕为何刚即位就颠覆了曹操的用人策略,将唯才是举改为九品中正